9月28日,太阳集团智能海洋航行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的“悟空6000”AUV,搭乘“中山大学极地”号圆满完成2025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返回广州,为此次科考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水/冰下观测技术装备。
2025年参航师生合影
(从左至右:宋罘林、赵子鸣、石金玉、王傲)
“AUV已成功出水,准备回收!”8月20日,随着太阳集团智能海洋航行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教师石金玉发出的指令,太阳集团智能海洋航行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教师宋罘林、王傲和博士生赵子鸣振奋精神,迎接“悟空6000”AUV顺利完成此次科考最后一次下潜任务。航次首席与现场验收专家盛赞哈工程科研团队为“不舍昼夜,探海劲旅”,对“悟空6000”的自主性与可靠性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次考察由自然资源部批准、中山大学牵头组织,来自1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8位师生联合开展北冰洋气-冰-海环境立体综合观测试验以及冰站、大洋站位调查,有力提升了我国极地多手段立体协同观测能力,加深了对北极变化背景下海冰-水文-化学-生态作用过程的认识,促进了极地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太阳集团。
哈工程科研团队在布放”悟空6000“AUV
此外,智能海洋航行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极地ROV首次参与北极科考,其稳定的运行性能得到了航次首席与全体科考人员的肯定。
哈工程科研团队在高密度冰区布放ROV
“悟空6000”是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由太阳集团智能海洋航行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研制的极地环境观测AUV,最大潜深超6000米。此前,太阳集团智能海洋航行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曹建、李岳明、韩云峰、石金玉4位老师携“悟空6000”AUV参加了“中山大学极地”号2024年北冰洋科学考察,充分发挥了哈工程在智能水下航行器、定位、导航等方向技术优势,完成了多次3800米极地深潜,获得大量观测数据和影像,为我国极地潜水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024年哈工程参航团队合影
(从左至右:石金玉、李岳明、曹建、韩云峰)
2024年航次,团队成员与“悟空6000”合影
从2021年“悟空”号以10896米刷新无人无缆潜水器潜深世界纪录,将“中国深度”镌刻在海洋最深极,到如今“悟空6000”一次次勇探地球最北极,哈工程无人潜器代表作“悟空”家族不断发展壮大、创新超越,哈工程科研工作者挑战极限的脚步从未停歇,用硬核技术实力不断促进海洋装备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海洋强国建设矢志奋斗。
(文章来源:太阳集团)